


Copyright © Meta Pharmaceuticals Inc.
2022年5月版
2022年12月15日,2022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发布会在广州市番禺区隆重举办,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2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Hurun China Under30s 2022),旨在寻找中国30岁以下(包含30岁)的创业先锋。默达生物联合创始人、CTO鲜于安今博士荣登于此。
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研究生学院生物物理及系统生物学博士。默达生物是中国第一家在免疫代谢这个新兴领域深耕,以研发免疫代谢first-in-class原创药物的商业化公司。创始团队主要来自美国顶尖研究型医院: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今年6月默达生物完成种子轮和Pre-A轮融资,共计上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包括Forcefield Ventures、晶泰科技、IMO Ventures、天图资本。
胡润百富
胡润百富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1999年胡润(Rupert Hoogewerf)创造了“胡润百富榜”这一独特的媒体平台。创造了“揭示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本质”百富榜,向国内推广“财富英雄”概念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了“财富品质”的重要性。作为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的榜单之一,胡润U30榜单以独特定位、标准严苛、独立权威、含金量高著称,经过层层选拔,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榜单洞见创业新风向,鲜于安今博士的上榜代表着作为年轻创业者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优秀成绩获得权威认可,也彰显了青年创业者中的中国力量。
胡润百富20多年来致力于通过有质量的榜单和调研,发现企业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主要覆盖范围从‘财富摇篮’到‘财富殿堂’。‘财富摇篮’首先是最具财富创造力中国校友会,校友会的榜样是U30,U30的榜样是‘猎豹’企业,‘猎豹’的榜样是‘瞪羚’企业,‘瞪羚’的榜样是‘独角兽’,‘独角兽’的榜样是中国500强,中国500强的榜样是世界500强。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本人从百富榜到全球富豪榜,再到慈善榜等,最终完成财富传承就到了‘财富殿堂’。
2022第十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于2022年5月启动全球项目招募,累计吸引来自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行业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1852个,覆盖全球96个国家及城市。经过不断比拼,默达生物荣获2022第十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全球优秀奖,是中国深圳唯一的获奖企业。
同时,默达生物作为荣获全球优秀奖企业也获得了由本次赛事主办方为从多维度助力全球创业者而设置的1万元奖金奖励+5个免费空间支持+“共睿蜂鸟计划”赋能加速礼包奖项。
默达生物位于中国深圳,是中国第一家深耕于免疫代谢新兴领域,以研发免疫代谢first-in-class原创药物的商业化公司。创始团队主要来自美国顶尖研究型医院: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创始人从事相关生物基础理论研究近10年,一直致力于探索免疫细胞和营养物质新陈代谢之间互相调控的生物机制,突破性地发现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新陈代谢的活力来实现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治疗策略。今年6月完成种子轮和Pre-A轮融资,共计上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包括Forcefield Ventures、晶泰科技、IMO Ventures、天图资本。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是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指导,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于2013年启动,已成功举办9届,累计吸引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11306个,包括2500余个海外项目,对2000余个项目进行重点跟进孵化,通过“共睿蜂鸟计划”为创新项目提供集培训辅导、金融服务、品牌推广、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空间支持、人才服务七维一体的科创服务累计30000余次,致力于为全球创新创业动能持续提供汇聚尖端科技和创业支持的一站式科创生态平台。
11月10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系列中国生物技术与医药创新论坛暨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颁奖于上海盛大召开。本次“2022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 评选下设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创新疗法、生物技术、医疗器械、CXO、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券商投行和金融服务机构9个系列评选项目。
默达生物作为聚焦前沿自强不息的初创型Biotech,凭借在免疫代谢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入选小分子创新药评选项目,荣获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最具成长性小分子创新药企业TOP10。
在小分子创新药榜单中,还有从传统仿制药公司转型创新的Big pharma以及以License-in向自主创新迈进的创新企业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小分子创新药企业TOP20。在小分子创新药的靶向时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瀚森制药以及冉冉升起的新星–亚盛医药等很多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代表了中国下一代创新的原动力。
本次评选机构是华医研究院,华医研究院是医耘科技旗下独立的后台研究机构,是国内极少数的医疗投资研究院之一,也是医疗大健康领域投资全景图的界定者。华医研究院将医疗大健康领域细分成6大板块、36个子行业、200+个细分领域,通过系统性的投资研究深度了解、全面掌握行业细分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要素等,制定各个细分领域的量化评价标准。
默达生物基于最新的免疫代谢生物理论前沿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代谢蛋白酶的全新靶点,可以实现对免疫系统功能安全、有效的调节。目前同时在研的有三条First in class小分子创新药管线,其中核心管线Meta-1计划于2023年进行临床研究申报。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作为中国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的一股“新生”的力量,默达生物会一直致力于小分子创新药的研究,坚持创新与发展,为包括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内的更多适应症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
10月20日,HolonIQ发布了2022年度最具潜力创新的亚洲健康科技200强企业榜单,该榜单分为Prevention, Research,Care,Supply Chain,Hardware,Finance, Treatment, Systems, Diagnosis这九个部分。
默达生物凭借在免疫代谢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入选Research板块,该板块也包括艾博生物、纽福斯生物、百图生科等著名独角兽公司。
HolonIQ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市场咨询公司,总部位于纽约,专注于利用其分析能力,为全球影响力领导者提供见解并解决复杂的战略问题。主要覆盖领域包括气候、教育及医疗科技。
默达生物基于最新的免疫代谢生物理论前沿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代谢蛋白酶的全新靶点,可以实现对免疫系统功能安全、有效的调节。目前同时在研的有三条First in class管线,其中核心管线Meta-1计划于2023年进行临床研究申报。除此之外,默达生物致力于建设广泛并且差异化的药物管线,以覆盖更广泛的代谢通路,并惠及包括癌症在内的更多适应症治疗领域。
默达生物此次能够入选HolonIQ榜单,表明世界主流行业研究机构对免疫代谢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认可。默达生物会继续扎根于免疫代谢这一领域,坚持创新,努力研发出更好的药物以惠及全球数以亿计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7月21日,2022年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会上,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正式发布【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TOP50榜单】,重点聚焦大健康、大信息、大制造三大赛道。经过投资机构推荐,各赛道投资人集中打分评议,历经五个月,最终确定五十家高成长性企业名单。
默达生物作为中国首家基于全新免疫代谢生物理论进行原创药物研发的公司,致力于探索免疫细胞和营养物质新陈代谢之间互相调控的生物机制,突破性地发现可以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新陈代谢的活力来实现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治疗策略。基于三项临床前管线进展,默达生物深受评委一致好评,成功入选2022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50强。
【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TOP50】榜单如下:
初创型 | ||
序号 | 赛道 | 项目名称 |
1 | 大科技 | 墨芯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 | 大科技 | 万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3 | 大科技 | 深圳仙库科技有限公司 |
4 | 大科技 | 深圳博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5 | 大科技 | 深圳道童新能源有限公司 |
6 | 大信息 | 广东绿展科技有限公司 |
7 | 大信息 |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8 | 大信息 | 微源光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9 | 大信息 | 昂士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0 | 大信息 | 深圳北鲲云计算有限公司 |
11 | 大信息 | 鼎链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2 | 大健康 | 深圳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3 | 大健康 | 深圳市合木千行科技有限公司 |
14 | 大健康 | 中科碳元(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5 | 大健康 | 深圳市华药康明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16 | 大健康 |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7 | 大健康 | 深圳影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18 | 大健康 | 深圳阿尔法分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19 | 大健康 | 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 | 大健康 | 深圳晶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成长型 | ||
序号 | 赛道 | 项目名称 |
1 | 大科技 |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
2 | 大科技 | 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 | 大科技 | 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4 | 大科技 | 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
5 | 大科技 | 深圳市北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6 | 大科技 | 矩阵起源(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7 | 大科技 |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
8 | 大科技 | 深圳市晟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9 | 大科技 | 深圳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10 | 大科技 | 深圳安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
11 | 大科技 | 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2 | 大科技 | 深圳市星汉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3 | 大信息 | 数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4 | 大信息 | 深圳高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15 | 大信息 | 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 |
16 | 大信息 | 深圳衡宇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
17 | 大信息 | 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18 | 大信息 | 深流微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19 | 大信息 | 量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 | 大信息 | 深圳市同泰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1 | 大健康 | 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2 | 大健康 | 深圳瑞思普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23 | 大健康 | 深圳传世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
24 | 大健康 | 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25 | 大健康 |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6 | 大健康 | 深圳市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7 | 大健康 | 广州智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28 | 大健康 |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29 | 大健康 | 深圳艾欣达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30 | 大健康 | 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
作为生物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免疫代谢(Immunometabolism)于 2011 年在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的一篇文章中被首次定义。该领域着重于探究细胞内代谢途径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为免疫学和新陈代谢的研究构建了桥梁。
过去十余年间大量研究表明,发生在免疫细胞中的代谢强度与其增殖及功能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影响代谢强弱以调节免疫反应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多个适应症领域中具有吸引力的潜在疗法。
日前,基于免疫代谢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公司深圳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ETA Pharmaceuticals Inc.,以下简称“默达生物”)宣布连续完成共计上亿元的种子轮和Pre-A轮融资。其领投方包括 Forcefield Ventures、晶泰科技、IMO Ventures、天图资本。除此之外,方圆资本、德迅投资、雅亿资本、新产业创投和博普资本等跟投。
据悉,本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推进默达生物在研的三个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至临床试验阶段,并继续发展其 AI 代谢酶靶点发现平台设施,以便让先进的靶点预测与验证工作覆盖至更多适应症。
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代谢调节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默达生物专注于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以此改善并治疗由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紊乱造成的广泛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癌症、代谢疾病和年龄相关的慢性病等。
“基于免疫代谢生物理论的前沿成果,默达生物发现了一系列代谢蛋白酶的全新靶点,用于实现对免疫系统功能进行安全、有效的调节,相关创新疗法或将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默达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柯博士对生辉介绍道。
图丨默达生物创始人许柯博士(来源:威尔康奈尔医学院)
许柯曾先后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于 2013 年加入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发病机制(IMP)项目组。在其十多年的基础生物研究生涯中,他专注于研究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之间的调控关系,基于分子级别和细胞级别的机制证明了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免疫反应的决定性的调节作用。
截止目前,默达生物的在研管线中共包括三个 first-in-class 在研项目,其首推管线作为基于新机制、新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预计将于 2024 年在中美两地进行临床申报。
首条管线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
简单来说,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支持其基本活动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而免疫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代谢活动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体内存在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将被激活,多种免疫细胞亚型的活动会发生剧烈变化并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所有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需依赖于特定且有效的代谢途径。因此,研究并调控免疫细胞的代谢活动将对免疫功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图丨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相关代谢过程调控(来源: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在过去的十年中,借助免疫代谢研究领域的逐渐兴起,科学家对于细胞新陈代谢与自身免疫和炎症类疾病之间的研究与理解日益深入。
“以人类的自身免疫疾病为例,该类疾病实际上是由于免疫反应过激导致了器官损伤。该过程中,免疫细胞会吸取大量营养物质分解,从而满足其能量供给需求。也就是说,过度活跃、失调的免疫细胞新陈代谢活动是该类疾病的起因之一。”许柯解释道。
许柯自 2013 年即专注于免疫代谢领域的研究,在获得了基础的生物理论结果之后,其研究的生物理论逐渐在动物疾病模型中获得验证。在此过程中他看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潜力,也意识到,通过调整、影响免疫代谢通路以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将为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带来具有吸引力的新兴疗法。
建立在免疫代谢原理的基础之上,默达生物于 2021 年 8 月正式成立,其创始团队中汇集多名来自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新陈代谢的方式为广泛的疾病寻找新型“解药”。
目前为止,该公司已建立起 3 条在研管线。其中首条管线 META-01 将通过靶向免疫细胞的代谢蛋白酶的方式,覆盖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炎等广泛的自身免疫类疾病,该管线现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并计划于 2024 年在中美两地申报临床。
除此之外,默达生物的后续管线也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其将致力于建设广泛并且差异化的药物管线,以覆盖更广泛的代谢通路、并惠及包括癌症在内的更多适应症治疗领域。
图丨在研产品管线(来源:默达生物)
“通过精确控制代谢蛋白酶,能够有效抑制免疫细胞中能量的供应和生产,而不是以杀灭细胞为目的,因此安全性更高,”许柯介绍道,“另一方面,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均受到该通用机制影响,因此该疗法将惠及广泛的适应症群体。”
代谢蛋白酶负责调节细胞中的能量产生以及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其对于基因表达、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存活、凋亡和肿瘤微环境调控均具有重要作用。(小框显示)
当前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大多依赖于免疫抑制剂,而该类药物所导致的肝脏毒性、器官损伤等副作用难以避免;除此之外,该类药物的适用人群也十分受限。与之相比,通过影响免疫细胞自身代谢的方式控制免疫反应的方式不仅高效,而且更加温和。大大降低了对于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有效规避传统药物毒性高、脏器损伤等等副作用,并将进一步拓展其适用人群。
AI+免疫代谢,从理论准备到先导化合物仅需8个月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与发展,通过调控新陈代谢以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的治疗策略已经获得众多疾病领域专家的关注。
早期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反应过激涉及适应症相当广泛。早在 1993 年,Hotamisligil 等人已经发现肥胖症会影响免疫系统继而促进炎症性疾病。在此之后,包括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等均被证实受到免疫代谢的影响,然而相关药物的发现进程却十分缓慢。
事实上,人体当中的代谢蛋白酶总计近 3000 种,由此形成的代谢网络更加复杂。其中包括 PI3K/AKT、mTOR 等众多信号通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代谢调节。因此,想要在其中找到某一种疾病相关的代谢途径、并且精确推进某一种关键的代谢酶作为靶点,其工作量极其庞大并且复杂。
“想要找到一个切实与疾病相关,并且具有免疫特异性、不会有其它代谢通路代偿的靶点并非易事,”许柯介绍道,“最开始,研究人员仅能通过效率比较低的方法,也就是敲除单个代谢酶的方式逐一理清其背后机理。现在,借助于先进的AI技术平台及算法工具,靶点发现工作获得了飞速进展。”
目前,默达生物已初步搭建起 AI 赋能的代谢通路药物靶点发现平台,其专业数据库中汇集上百个公开数据集,并基于多组学分析建立疾病模型与智能分析模型,快速获取创新性的靶点数据。
除此之外,该公司另与晶泰科技达成合作,将 AI 技术覆盖至下游的靶点验证与药物研发进程。两个平台之间相互验证,相互反馈,将生物机制与药物研发数据相互关联起来,从而打破传统的线性制药流程所存在的局限,挑战缺少研发数据、具有开发难度的全新靶点,持续驱动默达生物的管线开发。
“不可否认的是,AI 技术有效协助我们突破了免疫代谢转化研究的瓶颈问题,其对于蛋白酶药物靶点发现的推动作用已经超过了预期,”许柯介绍道,从理论准备到目前已经获得了先导化合物这一重要里程碑,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
“如果说 AI 技术是药物研发的发动机,那么新兴的生物机制就是控制方向的船舵。在晶泰科技看来,想要AI在医药领域真正获得广泛应用,需要把智能算法、自动化实验室与专家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合适的工具交给经验丰富的专家,以此发挥出三者最大的价值,”晶泰科技的首席科学官张佩宇博士评价道。
全球产业化进程尚在初期阶段,研究、产业需协同发展
作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治疗领域,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涉及全球约 3.5-4 亿患者,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创新药缺口。
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发布的预测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将从 2020 年的 1,206 亿美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1,752 亿美元。国内的相关市场规模也将于 2025 年达到 8 亿美元,至 2030 年该市场有望达到 247 亿美元。
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该领域的生物学研究却停滞不前。患者长期仅能依靠老旧的生物理论研发药物(包括大分子抗体药和小分子JAK抑制剂等)。其中,艾伯维旗下的免疫抑制剂修美乐(Humira)更是以每年将近 200 亿美元的销售额长期霸占药物年总销售额排行榜首位。然而,无论是修美乐还是其它抗体药,均存在毒副作用严重、患者反应率低等先天问题。因此,通过更新生物机制开发高效、安全的自免疾病药物迫在眉睫。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部分先进的生物技术企业下场试水,与此同时,制药巨头闻风而动,为免疫代谢药物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2019年,来自美国麻省剑桥市的免疫代谢领域新锐 Rheos Medicines 获得了来自罗氏价值近 8 亿美元的全球独家合作、选择和许可协议,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免疫代谢领域的新疗法。Rheos 旗下首推管线 RHX-317 为一种新型的 MALT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蛋白1)抑制剂,其在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和狼疮性肾炎等多种疾病模型中显示出疗效。
2020年,另一家专注于调节细胞代谢的生物制药公司 Sitryx 与礼来签订了价值近 9 亿美元的研究合作协议,用于推进其四项新型免疫代谢靶向治疗药物研究管线。显而易见的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参与免疫代谢疗法竞争的“选手”依然寥寥无几,并且普遍处在初期阶段。
“该领域的基础生物学仍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免疫代谢研究也正在变得火热起来,近几年从事相关研究的实验室数量翻了好几倍,但是当前的临床研究数据也依然有限,”许柯对此表示,当前阶段的相关基础研究仍然需要研究人才、资金的大量投入。
“面对这一挑战,默达生物一方面在人才储备方面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我们计划与国内相关医院、实验室开展广泛合作,在发展药物管线的同时让临床数据反哺于理论研究,借助AI实现研究与产业的高效协同发展,以此加快国内免疫生物领域的前进步伐,早日让新一代疫疾疾病药物走上临床。”
6月13日,中国首家基于免疫代谢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公司深圳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ETA Pharmaceuticals Inc.)宣布连续完成共计上亿元的种子轮和Pre-A轮融资,领投方包括Forcefield Ventures、晶泰科技、IMO Ventures、天图资本,另有方圆资本、德迅投资、雅亿资本、新产业创投和博普资本等跟投。默达生物基于免疫代谢领域的前沿科研进展,打造AI(人工智能)赋能的代谢通路药物靶点发现平台,并与AI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强强联手,以新生物机制、新解法,针对免疫和代谢系统紊乱造成的各种慢性疾病研发first-in-class(首创新药)药物,为患者带来新一代更加安全、高效的自身免疫疾病药物。
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默达生物在研的三个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向临床试验推进,并进一步拓展其AI代谢酶靶点发现平台的开发,在更多不同适应症上完成预测和验证。
资深科学家归国创业,以新兴学科填补数亿患者的用药空缺
默达生物成立于2021年8月,创始团队来自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两家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医院,在免疫代谢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深耕多年。
默达生物主攻的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治疗领域,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在全球约有3.5-4亿患者,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创新药缺口。同时,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长期处在全球重磅药年销售额榜首。预计2025 年,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然而近二十年来,该领域一直没有新的生物机制被发掘。目前市面上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包括大分子抗体药和小分子JAK抑制剂等)基于老旧的生物理论研发,受靶点选择的影响,存在毒副作用严重、患者反应率低等先天问题。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迫切需要作用机制更加安全、高效的免疫抑制剂。
默达生物基于最新的免疫代谢生物理论前沿成果,发现了一系列代谢蛋白酶的全新靶点,可以实现对免疫系统功能安全、有效的调节,有望以全新的治疗策略开发出一系列first-in-class药物,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目前默达生物的管线中有三个first-in-class在研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开始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临床申报。其中包括一款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有潜力成为适应症广泛的自免疾病平台型重磅药,覆盖千亿级的自免疾病市场。
AI+疾病模型靶点发现结合AI+药物发现,催生下一代平台性广谱免疫药物
默达生物团队将免疫代谢领域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机器学习算法深度结合,目前已初步搭建了一套AI赋能的代谢通路药物靶点发现平台,现已建成含上百个公开数据集的专业域数据库,基于多组学分析建立疾病模型与智能分析模型,持续驱动默达生物的管线开发。这一平台结合默达生物团队在免疫代谢领域的深刻见解,形成独到的研发优势,加速其生物学基础研究向新靶点、新管线药物的转化。
默达生物由Forcefield Ventures和AI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共同投资孵化,并与晶泰科技建立长期的药物发现深度合作,以新机制、新解法,为自身免疫疾病赛道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与药物研发瓶颈问题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晶泰科技作为AI制药领域的领跑企业,在靶点发现后、临床试验前的药物发现、设计、合成、开发等关键研发环节有丰富的成功经验与可靠的交付能力。通过AI算法与专家经验、快速实验验证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为默达生物选定的具有挑战性的创新靶点从头设计出新颖、活性优越、各项药物性质理想的候选化合物,全面赋能默达生物的创新药管线开发。默达生物在发掘、验证高潜力免疫代谢新靶点方面的能力,与晶泰科技的一站式AI新药发现能力高度优势互补。两家公司通过强强联合,有效打通了新靶点与新作用机制的分析验证链,从而加速推进前沿的科研成果向临床管线与专利成果的转化。
中国首家免疫代谢创新药研发公司
默达生物致力于成为全球免疫代谢治疗领域的领导者、中国first-in-class新药的贡献者,借助AI之力,加速为全球数亿自免疾病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本轮融资后,默达生物将继续推进与晶泰科技的研发合作,加速现有的三款first-in-class 管线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并将进一步投入其多组学分析AI平台的开发,为默达生物的研发管线构建持续的造血能力与创新壁垒。作为中国首家专注于代谢免疫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创新药公司,默达生物还将在深圳建立生物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其在新生物理论上不断探索、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保持公司在免疫代谢领域的领先优势。融资还将用于支持默达生物团队的扩张,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与IT+BT产业生态,迅速打造一支小而精的专业科研团队与管理团队。
知名行业投资人持续助力,看好公司新药研发进展与前景
默达生物创始人、CEO许柯博士表示:“我们在创业半年内取得了研发的高速进展,并完成两轮融资,这离不开投资人与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期待公司在研的三条管线项目早日走上临床实验,借助AI之力继续挖掘免疫代谢靶点在自免疫、癌症、衰老相关疾病等领域广泛的治疗潜力,聚焦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将革命性的新药带给患者。”
晶泰科技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温书豪表示:“默达生物的创新平台能发现具有挑战性的first-in-class靶点,与晶泰科技AI驱动的、成功率与效率更高的智能药物研发系统相互验证,相互加成,更有机会共同促成药物创新上的突破。我们一直关注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而默达生物的管线涵盖自免疾病和癌症等大病领域,有较高创新挑战性和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十分看好、并将长期支持这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新药团队,也期待我们的合作可以持续产出first-in-class创新药。“
Forcefield Ventures和IMO Ventures合伙人冯孝文表示:“默达生物是中国第一家专注免疫代谢靶点的药物研发公司,我们看中了团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高效的AI研发能力,也很看好这一赛道的巨大潜力。默达生物前沿的生物理论成果和晶泰科技行业领先的AI药物研发能力完美匹配,有能力共同开发出具有开创性的新一代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的重磅新药,解决长期困扰数亿自身免疫患者的用药难题。”
Pre-A轮领投方天图资本合伙人魏国兴表示:“很高兴能参与到默达生物这家非常有特色的创新企业里。他们的研发成果不仅将推动中国医药创新发展,更有潜力以first-in-class的创新者角色,为全球免疫代谢制药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我们非常期待在AI技术的深度赋能下,默达生物能甄选出更安全、更具疗效的小分子化合物,为更多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本质提升。“
关于默达生物
深圳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ETA Pharmaceuticals Inc.) 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研发的原创药物公司,团队由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医学博士组成,由AI制药先锋企业晶泰科技与知名风投机构Forcefield Ventures共同投资孵化。默达生物基于前沿的新兴生物学理论,通过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活力实现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调节,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自免疫疾病靶点,聚焦first-in-class 首创新药的研发,为全球众多患者提供迫切需要的药物。
默达生物目前已与晶泰科技建立了AI新药研发的深度合作,通过融合基础理论的研发能力和AI驱动的一站式药物发现能力,共同开创了AI+医学基础研究成果走向AI制药的新的药物研发范式。
晶泰科技是一家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通过提高药物研发的速度、规模、创新性和成功率,致力于实现药物研发的行业革新。作为一家立足中美、服务全球的企业,晶泰科技始终坚持探索最优解决方案,以充分利用前沿的研发与计算资源,最大化满足客户与合作方的需求。
关于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的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将基于云端超算数字化研发工具与先进的实验能力进行整合,形成高精度预测与针对性实验相互印证、相互指导的研发系统。作为全球先锋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之一,晶泰科技已建立起一整套量子物理干实验室与先进湿实验室紧密结合的研发迭代流程,挑战传统研发的效率瓶颈,赋能新药研发实现创新速度与规模的突破。
关于Forcefield Ventures和IMO Ventures:
Forcefield Ventures是IMO Ventures的生物医药基金,专注于投资和孵化早期生物医药项目。目前在早期投资了METiS Pharmaceuticals,Bota Biosciences,Hopewell Therapeutics,Life Bioscience等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
IMO Ventures是一家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早期投资机构,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新消费等新兴行业;投资区域涵盖中国、美国、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IMO投资团队具有创业精神和经验,深知创业的酸甜苦辣,也相信算力会改变世界。目前拥有四支美元基金、一支人民币基金,以及多个专项基金。早期投资的代表项目有瓜子二手车、晶泰科技、深鉴科技、Paytm、Conflux、Lime等在各自赛道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创业公司。
关于天图资本:
天图投资是国内最早从事股权投资的专业机构之一,走深度研究和专业化之路,在深圳、北京、上海、香港四地设有办公室,拥有数十人的专业投资团队,投资案例包括卓正医疗、凤凰医疗、左点、宏柯源医学、晶蛋生物、埃格林、莱芒生物、中国飞鹤、奈雪的茶、百果园、小红书、笑果文化、江小白、爱回收、未知君等。